宇宙魔方

引子 在宇宙大爆炸之初,武断而不可违背的主宰者已经创立了魔方的两大定律: 一、角块永远是角块,棱块永远是棱块,中心块永远是中心块。 二、相同的步骤不断地重复,会回到最初的状态,将这种情况定义为轮回(cycle)。 关于定律二的阐述有些不妥,因为它只限于有限的魔方,而无限的魔方由于其状态的无限,则可能会多一种情况,那就是每一步之后都会进入一种新的状态,因此不会进入轮回。将这种状态定义为进化(evolution)。 关于宇宙到底是有限还是无限,我从创世之处就开始观察与思考。有很多迹象曾说明宇宙无限,许多人都相信这一点。我也曾是这一理念的忠实信仰者,但现实渐渐把我变成一个怀疑主义者了。仔细观察,仿佛每条关于宇宙无限的证据都能被一些微小的细节彻底推翻,这些细节隐藏之深,使人们在惊叹于无限之伟力时无法发现它们。但它们已经足够推翻无限的高塔了。 宇宙似乎是有限的…… 一 线是由一系列的点组成的;无数的线组成了面;无数的面形成了体积;庞大的体积则包括无数体积……——博尔赫斯 公元前4世纪,一段被人忘却的谈话。 苏格拉底:“柏拉图,你觉得我们是这世上唯一存在过的文明吗?” 柏拉图:“这没有办法证实,但我觉得不是。我之前就讲过关于亚特兰蒂斯文明的故事,那是个……” 苏格拉底:“我知道那个故事。我想问的是,既然没有证据,你为何如此断言?” 柏拉图:“做个不恰当的类比,你认为我们和你能看到的每个活人,是这世界上唯一存在过的人吗?” 苏格拉底:“这问题很可笑,当然不是了。” 柏拉图:“如何得知?” 苏格拉底:“因为有关于古代的记载,有之前的人留下来的书籍、艺术、建筑,还有那些老者会描述过去的生活。” 柏拉图:“这些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古代的记载,包括那些书籍、艺术、建筑,都有可能是现代人伪造的,那些老人讲述的故事也可能是骗人的。因此这不是真正的理由。你认识到自己不是这世界上的第一代人,是因为一些别的东西。” 苏格拉底:“这听起来像诡辩,那你说的‘别的东西’是什么?” 柏拉图:“这不好描述,我觉得它更像一种‘传统’。就是这种东西让你认识到自己不是这世界上的第一代人,而是作为一场伟大轮回的一部分,个人的存在是有传统的。同样,从一个文明的视角来看,我们也是有传统的。” 苏格拉底:“你的意思是,我们处在一个循环中,而我们对这个循环有一种本能的感知?” “正是。世界中一切都处在循环中。” “我承认作为文明我们可能出于循环中,但对你的后一句话我不敢苟同。” “为什么?” “以我对天上三颗星星的长期观测,它们不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有规律可循,而是完全混乱的。” “那它们要么尚且没有进入循环,要么它们不属于这个世界。” “不属于这个世界?” “不能被我们理解,那是主宰者的规律。” “这很有趣。” “是的。” “我们只是在作类比,对吧?” “只是类比。” 二 多年以后,当源张方向哲晗郭谈起那个清晨,他的眼中仍然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是他的父亲方源张第一次带他来到帝国花园,方源张不在家时,大概率就在这个地方。这是一座中西结合的园林。从一座巨大的红色拱门进入,仿佛从人间走向仙境。一条条小路弯弯绕绕,不断分叉又相互交汇,在玫瑰丛中将你引向不同的终点——一栋豪华的住宅、一座绝美的喷泉,或是另一个迷宫,那同样是一幅动人的画卷。亭台楼阁间镶嵌山山水水,多少人在其中迷失了自己。那是真正的迷失,一种美到极致的呼号。当他们迷失其中,便开始了那伟大的融合,骨头化为假山,血液变成河流,从此成为了园林的一部分。 这里曾埋伏过无数的杀手、狂热分子、反对派,他们都想窥探皇帝的尊容,或亲眼目睹帝国大厦顶端那没有人打开过的盒子,但无一成功,反而都化作了花园的一部分。帝国大厦隐藏在一座巨浪之后,在那里,水的魔爪伸向天空,像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托起,形成一面水墙。在花园的某一处你需要拐出石砌的小路,在青草上向前行走三天三夜,才能看到水墙。而那些埋伏者不懂这个道理,沿着铺好的道路行走,到最后却迷失了方向,葬身于绝美之中而无法自拔。 在那个清晨,源张方第一次与父亲进行一场真正的交谈。方源张向儿子讲起了多年以前的又一个清晨,一位来自远方的巫师郭哲晗突然造访,带给自己一件小礼物。那个时候,方源张的眼睛还很明亮,他和他的父亲张方源住在一片大草原的中央,清澈的溪水流经家门口,水底的鹅卵石经水波的折射显得很大,宛若史前巨蛋。那是清静的时代,目力所及之处皆为辽阔的草原。张方源和方源张住的木屋临溪而建,这是一座简陋的房子——一张桌子、两张椅子、两张床,就是全部的陈设。张方源能在水上行走,方源张还记得父亲向他展示自己的凌波微步,背着他在小溪上逆流行走,如履平地,走了三天三夜,眼前草地的绿色逐渐变成蓝色。方源张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便问父亲: “这是什么?” “是大海。”张方源回答。 届时,一轮朝阳刚刚升起,阳光经水面反射,大海仿佛都浸在光辉中。方源张盯着红日,眼睛眨也不眨一下。他的眼睛变的干涩,阳光经晶状体聚焦在他的视网膜上,很快他的眼睛烧了起来,彻底瞎了。他张开嘴,吐出了一团火。 据说张方源一日梦见自家木屋燃起大火,他驾驭溪水浇灭了烈火,发现木屋完好无损。当他走进家门,发现一个男婴被放在桌上。梦醒后他突然感到一阵不适,三天后突然生出了一个男孩,他给他取名为方源张。男人怀孕本事怪事,但在那个清净的年代,便没有什么东西是奇怪的了。从那个清晨,方源张领会到火的奥妙之后,某种生而具有却不曾领悟的神性就打开了。张方源和方源张,一个驭水一个驭火,水火不侵,他们的生活简单而和谐。 他们预见了巫师的到来。那一日,河水波纹凌乱,火焰越冬频繁。从远处飘来一阵神秘的香气,据张方源说,那是香料的味道。他曾是遥远的国度中一位和平主义者。一夜战争突然爆发,子弹打碎了玻璃,他从沉睡中惊醒,跳出碎裂的窗户向前飞奔,跑过大街小巷,最后不小心跃进大海。就在他以为自己的生命走到尽头时,海水却托起了他的体重,他继续向前奔去,最后在这大草原的中央定居。 果不其然,一位不速之客在傍晚到来。他披着麻布衣衫,穿着草鞋,一手拄着一根雨伞,张方源从未见过他的另一只手,因为它永远插在兜里。他的嘴唇在不说话时永远是抿着的,他走路时上身从来不晃动,如果只用余光去看他,仿佛是在滑行。他自称叫郭哲晗,是一个巫师。他好像认识父子两人,未经介绍就报出了他们的名字和人生经历。自出生以来第一次见到外人的方源张很害怕,躲在屋子里不肯出来。张方源邀请郭哲晗进屋,郭哲晗拒绝了,张方源便搬了那两张椅子出来,与郭哲晗面对面坐在小溪边。巫师问张方源: “你知道怎样才能做到目不斜视吗?” 张方源摇摇头。巫师拿出了一根金属手柄,放在眼睛旁,按住上面一个按钮。霎时间,出现了一道横亘草原的绿线,这是张方源见过的最直的线了。一整晚,巫师都在跟张方源展示各种来自远方的神奇事物,直到第二天张方源仍然精神抖擞。 第二天傍晚巫师再一次到来。他向张方源坦诚了来意,说明了远方的国度一直处在战乱之中。然后他又拿出了那根金属手柄,而这次他没有将它放在眼前,而是对准了天空,绿线指着天上的一颗星星。 “你一直看着这颗星星,同时往远处走去。” 张方源觉得奇怪,但还是照做了。随着他一步步走去,才发现那“一颗星星”实际上是重叠在一起的两颗,这两颗星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分离,才走出不远,它们之间就已经隔了一大段距离,很难想象它们原来是重合的。只有走到木屋前,这两颗星星才又变成了一颗。 “这就是我如何找到了你们。” 当第二天方源张从睡梦中醒来,发现张方源和巫师已经不见了。当他再次看到二人时,已经是十几年后了。张方源已经变成了一位将军,巫师是他的挚友和军师。关于他们的传闻方源张已经听了很多,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奈何这里篇幅太小无法展开。关于一位和平主义者为何会放弃信念参与战争,有很多种分析,但都无一正确,因为张方源的转变是发生在巫师刚到访的两天夜里的,而具体什么让他产生转变我们也无从得知。也许是那束光让他看到了许多东西,或者就像那两颗星星所预示的那样,这种转变是命运中的。但无论如何,张方源和郭哲晗现在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因为他们打败了原来的暴君,那是一只凶残的怪物,浑身长满倒刺,头上的两只角更是刺穿了不知多少尝试靠近他的人。当然战争的过程是复杂艰辛的。张方源已记不清自己经历了多少次大大小小的战役,多少次被俘又从敌人手中溜走,敌人将他关在大海中央的监狱中,当他越狱后仍不以为然,因为知道他无法逃走,直到在国家的另一端战火又突然烧起,才意识到自己酿下大错。无人关注,导致无人注意到他在水上行走。直到最后,暴君气急败坏,要求一抓到张方源就立即执行死刑,结果每抓住一个张方源,造反的城镇反而增加了一倍,因为巫师悟出了分身的奥义,从此张方源的数量不断增加,全国各地到处都有张方源活动的痕迹。最后暴君被逼急了,下令开展大屠杀,对于那些造反的地方的居民一律格杀勿论。而就在当天晚上,常年带着面具宰相溜进内宫,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当第二天暴君被人发现,已经身首异处了。与此同时,各路张方源都汇聚在了京城,当得知了暴君的死亡,官兵全部放弃抵抗,缴械投降。当他们逼近皇宫,宰相从宫殿中走出,面对众人,他缓缓摘下来面具,竟然是张方源,是真的那个。 巫师对方源张说,他临走时留给他一件礼物,是一个小盒子。方源张回答没看见,或者应该是无法看见。也许在这么多年和盒子发生的许许多多没有意识的碰撞中,已经将它弄丢了。 那个清净的时代随着张方源的归来被打破了。人们陆陆续续地到访,想亲眼目睹这传说中的圣神。路途遥远,他们随处安营扎寨,随着人数增多,他们也不想离开了。围绕着木屋修起了一条条道路,建起一座座楼房,它们都比木屋要豪华得多,曾经有人提出过要为张方源建一所宫殿,但他谢绝了。来到大草原的人越来越多,很快这里就成立了一个小国,人们称它为塞克国。毫无疑问,张方源平生唯一的梦想就是在大草原中度过一生,无奈命运的车轮将他推来推去,最后被迫称为塞克国的领袖,而他只住着一间小木屋,这就是塞克国的中央政府大楼,塞克国的中心。 张方源被迫接受了这被他人赋予的人生,但他也已经老了。掌权后的没几年便以感觉身衰力竭,希望为塞克国找到下一任君主,好让自己去安度晚年。他希望塞克国能有一位智慧而有远见的领袖,于是立刻就想到了郭哲晗。这位巫师通晓天下大事,从前就是他找到了张方源,塞克国的未来也同样在他的掌控之中。同时他还精通礼法,能教化群众,安邦定国。当巫师来木屋找张方源商量事情的时候,他激动地告诉了巫师自己的决定。巫师起初是吃惊,然后是谢绝,但张方源的态度十分强硬,相互谦让了好一会也没有结果。此等大事,岂是在两个人的商量中就能做出决定的?他们正相互争执着,只觉脚下越来越热,直到最后烫得无处下脚,才发现木屋正在熊熊烈火中。外面人们看到这大火和黑烟,赶忙从小溪中舀水灭火,怎料火却越烧越旺,只能在外面干看着。火烧了三天,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一团火球,木屋不见了,张方源和郭哲晗也不见了,当火最后熄灭时,地上放着一个小盒子,人们尝试打开它,但失败了,因为除了领袖的死亡,人们尚且还没有别的顾虑。谁也不知道火是谁放的,但第二天清晨,在原来木屋的旧址上出现了一座巨大的红色拱门,里面飘出来百花的香气,当人们走进去时,仿佛从人间来到了仙境。 三 当我们随源张方跨越那面水墙后,看到了那矗立千年的帝国大厦。千年也许有些不妥,水墙后面的世界的时间始终要比我们世界的时间慢一点。那是我们见过的最奇怪的建筑,钢筋水泥和榫卯结构共同构建了它的骨架,它盘旋着上升直到顶端没入云霄,很难想象什么样的天才才能构想出这样的受力结构。树干从楼中伸出,百合与玫瑰镶嵌在窗户间,还有母牛,在楼道间游走着,踢翻柜子,打碎花瓶,还不时从窗户中探出脑袋,这是一个危险的动作,千年来从大厦上衰落死亡的母牛不占少数。我们只一只手轻轻一推就推开了围栏,而不是像一些人传闻的那样,帝国大厦的围栏要用坦克才能撞开,也不像另一些人说的,这里有重兵把守,就算你有几千人,加上火箭大炮,也难以越过分毫。阳光从大厦顶端照射下来,大厦的影子盘曲回旋,好似一个二维的迷宫。杂草千年来无人修剪,比人还要高出许多。原先还有母牛啃食,怎料草的生长速度要快于牛的啃食速度,直到最后牛也啃不到了。消灭了天敌,杂草的生长更是不受控制,受权力滋养的草,其存在就是为了遮掩权力的真相,多少生死大事的证据,多少惊天动地的秘密,被随意丢弃在这草丛中,从此没有人再找到过。 沿着楼梯爬上帝国大厦,地毯、书籍、窗帘,到处都是被母牛啃噬的痕迹,自从吃不到草,它们只能退回大厦中。帝国大厦作为一个盘旋向上的螺线形,没有楼层一说。偶尔出现一两个房间,推门进去,房间中放着一个办公桌,一把椅子,一架书柜,仅此而已。这些房间如出一辙,都是原来宰相、大臣的办公地点,自从方源张把他们赶出来后,就再也没人住过了,但经过千年,仍然一尘不染。微风穿过厅堂,搅扰了这凝滞的时光。一个小时后,筋疲力尽的我们终于看到两边的墙壁在面前合为一体,中间有一扇门。我们悄悄推门,进入了那传奇般的房间。源张方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父亲方源张,坐在那宽大的、黄金制成的扶手椅上,双手交叉在胸前,下巴搁在拳头上,好像在沉思。那被烧得变形的眼睛大张着,眼窝和眼球分辨不清,混杂在一起变成了一块肉球,所有第一次看见他的人无不打一个寒战,包括源张方,自从父亲在不知道多少年前永远地离开后,源张方对父亲的印象只存在于记忆里,那是父亲年轻得多的样子。他也幻想过父亲随岁月变化的样貌,却从未想象到那样貌竟会如此可怖。这个老人已经忘记了年龄,根据估算他的年龄应该在五百岁到六百岁左右,他的皮肤耷拉了下来,相互扯在一起,让人分辨不出他的容貌。他的身体已经开始溃烂,藻类和细菌正在腐蚀他的皮肤,使其呈现一片墨绿色。扶手椅面对着一张长桌,以往长桌两旁还放有凳子,作为议事的场所,长桌上用来放文件,有时也会盛放尸体,作为震慑。但自从大臣们被赶走后,就只剩方源张一人坐在桌头,终日对着桌子沉思。过了许久,方源张一动不动,我们确认他的确已经死了,才敢上前。我们不敢轻举妄动,传说有一种分身之法,据说过去方源张的父亲张方源曾经使用它战胜了敌人,在几百年间,有无数次传闻说方源张已经在他幽暗的权力阴影中离开了人世,但就当人们开始庆祝,他又从更深的阴影中再次出现,没有谁能摸清他的行踪。当他晚年永久地将自己困在权力之屋中,不许任何人进入,也从来不出来。房间中有时传出踱步的声音,有时又陷入永恒的寂静。没有人知道他是哪日死亡的,电视、报纸上他仍然在参加各种国际活动,发表各种演讲。但现在他就在那里,坐在椅子上,那个唯一的他,而不是那些他的冒充者,死在了自己的权力之椅上。在他面前的长桌上,放着那个没有人打开过的小盒子,和一封手写信,上面歪歪斜斜写着几个大字: “源张方,这些都是你的了。” 四 源张方也出生在大草原的小木屋中,同样是由他的父亲方源张生下的。虽然源张方的童年大多是与父亲一起过的(那个时候的张方源还在外面征战),但他并不喜欢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他说的事都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因此与父亲生活让源张方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相反,当祖父回来时,他一见如故。祖父的随性和亲和力就像水一样,让他感到很自在,因此多年后当他生下自己的儿子时,给儿子取名叫张方源,与祖父的一样,而不是父亲的。 那场大火烧死了他的祖父,也摧毁了同年的记忆。方源张在人们的簇拥下被加冕为王,掌握了塞克国至高无上的权力。虽然他眼睛从小就瞎了,但权力的争斗本来就不需要眼睛去看见,失明打开了他的心路,对于权力引起的一切微小的扰动,他都能立即察觉,并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反击。这些源张方都看在眼里,并且多年以来在他父亲的威压下养成的懦弱性格使他对这权力的深渊产生一种本能的厌恶。当很多人以他的名义反抗方源张的残暴统治时,他没有拒绝,但也没有参与反抗,因为他知道,那些呼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反抗者与施暴者在本质上是同一类人。 讨伐胜利了,方源张死了,源张方在人群中享有极高的声望,同时方源张的遗言中也把皇帝之位留给了源张方,君位的归属便没有任何疑问了。直到人们都开始推举他称为皇帝,源张方才开始认识到这事闹得有点大了。但他最终还是接受了君位,不是因为自己渴望它,而是为了防止渴望它的人得到它。 这时来了一位青衣男子,自称叫哲晗郭,是巫师郭哲晗的儿子。源张方依稀记得,多年以前,跟随祖父回来的有一个巫师就叫郭哲晗,但他不知道祖父当年想将君位传给这位巫师,而并非自己的儿子方源张。哲晗郭穿着一席青衫,嘴唇始终抿紧,说话时也不动一下,让人不禁怀疑他说话是否使用的是腹语。他一见到源张方,就突然说到: “你的父亲杀死了我的父亲。” 源张方一开始很奇怪,但后来又镇静了下来。方源张杀了太多的人,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杀死了哲晗郭的父亲。也许是出于怜悯,源张方让哲晗郭做了宰相,帮他处理日常事务,而他自己,为了证明自己对权力毫无兴趣,整日游山玩水,荒淫无度。塞克国的一切事物全部都落入了宰相哲晗郭的手中。塞克国内一片混乱,一天晚上,源张方的卧室中溜进了一个刺客,第二日,人们发现皇帝已身首异处,表情狰狞。大臣们汇聚在帝国大厦底部不知所措,这是从楼梯上走下一个人,身披青衣,嘴唇紧闭,他就是宰相哲晗郭。 五 多年以后,张方源第二仍然会回想起那天。此时距离郭哲晗来到小木屋的那个傍晚,已经过去了几千年。源张方死后,哲晗郭接替了他当上了皇帝。他在位期间天下仍太平。然后他的儿子即位,他的孙子又杀死父亲取得皇位,无尽的权力之争,使塞克国各处民不聊生。作为一支起义军的领袖,张方源第二最后杀入帝国大厦,终结了郭哲晗一家的统治。当他进入那间充斥着权力的屋子,里面的陈设仍然与之前相同,那个小盒子仍旧放在长桌上,这么多年没有人碰过。他听说过关于这个盒子的传说,这是巫师郭哲晗送给祖父方源张的礼物,几千年来从没有人打开过。霎时间,多年的困惑涌上心头,他拿起那个盒子,很轻松地就打开了它。 这里面是一个魔方。当张方源第二将它拿出盒子,魔方就自己飘开了。它旋转着,变换着,张方源第二观察了许久,才发现它在重复着相同的步骤,几个状态一直在反复地出现。 第二天,张方源第二就消失了,从此再也没出现过。帝国大厦燃起大火,这火不断蔓延,人们用溪水尝试浇灭它,它却越烧越旺。它烧了三天三夜,火势逐渐变小,当最后地火星熄灭时,地上剩下了一个盒子,在那无垠的大草原上。塞克国不见了,连灰烬都没有剩下,就像它最初的那样。盒子就那样躺在大草原中央,等待着下一个捡起它的人。每到深夜,只要你仔细听,就能听见它独特的召唤: “唰唰唰。” “唰唰唰。” “唰唰唰唰唰唰唰。”...

June 9, 2024

马尔克斯

前段时间在读马尔克斯,读了《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族长的秋天》《活着为了讲述》《我们八月见》《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以及马尔克斯和略萨的对谈《两种孤独》。这次从他的两篇短篇小说《巨翅老人》和《礼拜二午睡时刻》谈谈感想。 这是一篇演讲稿,只是理一遍思路,语言未经仔细斟酌,可能有不通畅之处。 马尔克斯简介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 诺贝尔文学奖给马尔克斯的颁奖词:由于其长短篇小说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与现实,反映出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马尔克斯笔下的拉丁美洲 作为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拉美图景。下面透过一些在马尔克斯的书中经常出现的词汇,简单介绍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状。 马尔克斯是一位特别关心政治的作家。与博尔赫斯不同,博尔赫斯的作品是飘在空中,不切实际的,而马尔克斯则认为文学应该基于现实。他曾表示过,博尔赫斯是他读的最多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他最不喜欢的作家,他读博尔赫斯仅仅是学习他的写作手法。 马尔克斯认为博尔赫斯的作品里没有特别拉丁美洲化的主题,这是一种“逃避型”文学。 殖民时期 大约两万年前,亚洲人通过冰封的白令海峡进入阿拉斯加,这些人的后代成为拉丁美洲的原住民。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拉丁美洲处于一种原始的状态,诞生了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但它们一直处于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没有进入铁器时代) 15世纪末,随着哥伦布航行至美洲,美洲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了。随后的16世纪,科尔特斯征服阿兹特克帝国,皮萨罗征服印加帝国。西班牙开始对美洲大陆的殖民统治,直到1804年海地发生独立革命运动并成为该地区第一个宣布独立的拉美国家,这之间的300年为拉丁美洲的殖民时期。 殖民时期给拉丁美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西班牙人大量开采拉丁美洲的黄金,最后却将他们像垃圾一般抛弃。葡萄牙在巴西开设种植园,从拉丁美洲和非洲掠取劳动力,奴隶贸易盛行。 自由党和保守党 在马尔克斯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独》中,经常出现自由党和保守党的冲突(虽然现在他俩都不是哥伦比亚的执政党)。 保守党主张权利应该留在旧有的教会、军方和白人精英手中,自由党则代表下层阶级的权利,希望找一个更有代表性的政府。自由党和保守党由于意见不合不断爆发争斗,其中较为著名的是1899年至1902年的“千日战争”和1948年的波哥大暴乱。这些战争背后有美国的参与,比如在“千日战争”中美国就策动自由党独立,使巴拿马从哥伦比亚分裂出去。自由党和保守党的内战严重损害了哥伦比亚的经济和国力。自由党和保守党到最后的区别就是:自由党不想让人看见,因此去望五点钟的弥撒;保守党为了让人看见,因此去往八点钟的弥撒。 《百年孤独》的背景就发生在千日战争时期。至于波哥大暴乱,马尔克斯曾亲身经历,在自传作品《活着为了讲述中》对此有叙述。那时他在波哥大哥伦比亚国立大学读法律系,有个叫盖坦的演说家(好像学习过墨索里尼演说法)发表了一场演说,民众听的热血沸腾,几天后盖坦遇刺,民心激愤。狂热的人群纷纷上街游行,去总统府要求保守党政府交出政权,政府派出军队暴力镇压,街上到处都是尸体,城市火光冲天,一片混乱。马尔克斯在其中一直处于一个局外人的角色,他主要关注到一个穿灰色西装的男人,他指使人群杀死替罪羊,然后又暗中指挥人群向总统府前进,完事后乘一辆豪华车逃之夭夭。当然马尔克斯自己最关注的不是局势如何,而是他当掉的打字机还在不在店里。 而这场争斗是没有结果的。自由党原先还坚持着自己的主张,最后不断向保守党妥协。原本为了理想的斗争逐步演化成两党商议好的为各自牟利。这在《百年孤独》中也获得了体现。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原先作为自由党的领导人驰骋沙场,为信仰而战,而自由党中央向保守党妥协,使他最后只能孤军奋战,由大规模暴乱转向游击,最后失败。 马尔克斯本身是支持自由党还是保守党我不知道,他外公是自由党的一名上校,参加过千日战争,有一定的名望,《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中的那位上校就是以他外公为原型的。而他爸爸则是保守党。在外公外婆家也有其他的保守党。 “千日战争”中,外公被外婆的表兄关在里奥阿察,后者是保守党军官,战事临头,只能大义灭亲。自由派亲属,包括外婆在内,都表示理解。可是,当外婆得知外公和普通犯人一样戴了脚镣时,她抄起鞭子就打上门去,逼表兄放人,并要求一根毫毛也不能少。——《活着为了讲述》 据说外公在签订《尼兰迪亚协议》(自由党经过反复妥协与保守党的停战协议,也可以看成投降书)时,桌子对面的保守党中就有外公的亲戚。马尔克斯用这种诙谐的笔调,在家庭中消解了自由党和保守党的冲突。 顺带提一句,读《活着为了讲述》,就个人感觉而言,马尔克斯的家庭氛围是自由的。他有一个神奇而敢于闯荡的父亲,没上过学,几乎所有事都是自学成才(就像《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到处闯荡,带家人从阿拉卡塔卡搬到巴兰基亚再到苏克雷;有一个善解人意而开明的母亲,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仿佛是他们的大姐姐,当马尔克斯想放弃继续读法律系转而开始写作时,主动出面帮他和爸爸调停。他的父母十分相爱,马尔克斯将他们的经历写进《霍乱时期的爱情》。多年后当有人问马尔克斯的父亲是否考虑过写自传,他说当儿子问他电报员之间的暗号是什么时,他就知道,儿子在写的就是他想写的。 回到马尔克斯的政治立场上,我并不知道。但他好像公开承认过自己是一名社会主义者。在马尔克斯的学生时代,当时的哥伦比亚政府是亲美的,马尔克斯经常写一些反对政府的东西,导致他所在的报社被查封。他支持古巴革命运动,与菲德尔·卡斯特罗有很深的交往,彼此是要好的挚友。 独裁统治 拉丁美洲通过革命争取到独立,却并没有使自己的生活往好的方向发展,而是陷入内战和独裁的漩涡中。拉美经历几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局势混乱,再加上拉美人生性好斗,玻利瓦尔认为要统一拉美必须采取强硬的手段,因此他采取严格的独裁统治,这也奠定了拉丁美洲后续的统治模式。 在联邦制和集中制中,美国选择了联邦制,而拉丁美洲则选择了集中制。独裁者上台时都宣扬为了人民的利益,到后来就变成了残暴统治,暴力镇压,在其中疯狂捞钱。下一任独裁者上台仍是如此。政府不断更替,政局动荡不安。这背后还有美国的干涉。美国扶植各种人上台独裁,其中甚至包括毒枭头子。很多独裁者还保留着迷信思想,行为荒唐。 我们摆脱了西班牙人的统治,却没摆脱疯狂。安东尼奥·洛佩斯·德圣安纳(安东尼奥·洛佩斯·德·桑塔·安纳)将军三任墨西哥独裁者,曾为自己在“糕点战争”中失去的右腿举办隆重的葬礼;加夫列尔·加西亚·莫雷诺将军如专制君主般统治了厄瓜多尔十六年,死后身着戎装,胸前挂满勋章,端坐在总统宝座上供人吊唁;马克西米亚诺·埃尔南德斯·马丁内斯将军,萨瓦尔多的暴君,神智学者,曾惨无人道地一次性屠杀了三万农民,还发明了检测食物是否有毒的钟摆,下令用红纸罩住路灯,以防猩红热;特古西加尔巴中心广场上的弗朗西斯科·莫拉桑将军像,其实根本是奈伊将军像,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二手货。——马尔克斯《拉丁美洲的孤独》 在马尔克斯的书《族长的秋天》中,就描述了一位马尔克斯想象中的独裁者。他终日生活在自己的府邸中,与母牛为伴,玫瑰从中永远挤满了麻风病人,乞求他洒下的生命之盐。他活了相当长的时间,以至于忘记了寿命,终日想象着自己拥有人民的爱戴。但他不可能看到真相,他周遭的一切都是政府为他精心准备的,特殊的电台,剧情依据他的喜好,特殊的报纸,报道他参加的各种他没有参加过的仪式;他也不可能拥有爱情,那知识畏惧与顺从。他活在自己权力的牢笼中,马尔克斯向我们展现了这一种孤独的状态。 香蕉公司 香蕉公司实质上是美国的联合果品公司,但它可不止是单纯的水果公司,而是兼任了拉美地区的垄断机构,同时干涉拉美政治,就像东印度公司一样。 联合果品公司的到来确实给拉美带来一定时间的经济繁荣,但更多的是经济垄断,其最后撤离,带走了拉美的财富,留下的只有萧条。在《活着为了讲述》中,马尔克斯随母亲回到小时生活的阿拉卡塔卡,荒废的香蕉种植园散布各地,人们期盼着香蕉公司的回归,却不知其已带着财富逃离。马尔克斯的母亲回来准备卖掉昔日的住宅,也是被逼无奈,她也在等待香蕉公司的回归,这样房价能涨许多倍。 联合果品公司干涉拉美政治,不断在背后唆使挑起拉美内战。在《百年孤独》中的香蕉工人大屠杀惨案就是在现实中发生的,只不过现实中对死亡人数说法纷纭,有说3人,有说3000人。联合果品公司对待其工人就像对待一群蝼蚁,五十人共用一个卫生间,从来没有真正的身体检查,只是每个人排队发一粒蓝色药片。在经济困难时期,联合果品公司不给工人发工资,而是发代金券,使他们只能买自己的商品。工人们因此发动了一场大罢工,而联合果品公司却联合哥伦比亚军队对工人进行了一场大屠杀,这就是《百年孤独》中大屠杀惨案的原型。 《百年孤独》中马孔多原先是一个繁荣的地方,随着香蕉公司的进入和外乡人不断涌入,就逐渐开始没落,这暗示了拉丁美洲的命运。 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是马尔克斯作品的特点,在马尔克斯的作品中,处处可见超现实的事物。比如《百年孤独》中,神父吃了巧克力悬浮在天上,庇拉尔·特尔内拉用纸牌就可以预知一切,何塞·阿尔卡蒂奥终日与鬼魂对话,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前后经历如此多次战争却毫发无损,以及我印象最深的,美人雷梅黛丝突然披着床单飞上天去(我读百年孤独时,特别关心每个人的结局,当我读到他飞上天时,感到很好笑)。这些超自然力量为小说增添了许多趣味。 随麦哲伦一道进行首次环球航行的佛罗伦萨水手安东尼奥·皮加菲塔,途经南美时如实记下的所见所闻,竟好似一部奇思妙想的历险记。他说见过肚脐长在背上的猪,雌鸟伏在雄鸟背上孵蛋的无爪鸟,以及形似鹈鹕、勺形喙的无舌鸟。他说见过骡头、骡耳、骆驼身、鹿脚、马嘶的怪物,还说曾给在巴塔哥尼亚遇上的第一个土著照镜子,那大个子土著一激灵,被镜子里的自己吓得魂飞魄散。——马尔克斯《拉丁美洲的孤独》 在西方人眼里,拉丁美洲一直是一个奇幻的世界,这些文字正好满足了它们对拉丁美洲的想象。但马尔克斯的魔幻却显得很自然,好像事情就是那么发生的,因为他所写的魔幻,恰恰是拉丁美洲的现实。拉丁美洲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人们都还保留着一定的迷信色彩。马尔克斯小时候,他的外婆就经常跟他将一些神神鬼鬼的事情,那时候的人仿佛真的就相信世界可以这么运作。他就在这种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这就是真的。雷梅黛丝飞上天,源自一个有权势的家庭的女儿跟男人私奔了,母亲为了维护家族的荣誉,厚颜无耻地声称自己的女儿突然飞到天上去了。马尔克斯听说后也没有怀疑过,当时觉得它们好像就是真的。包括他小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碰到《一千零一夜》,里面的故事他以为都是真实的,世界上肯定有地方存在着飞毯的。马尔克斯的魔幻有一种“像新闻一样的逼真”,这可能源于他的记者行业。马尔克斯认为报道和文学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小说就是一则最快速的报道,将人物的言行实时展现给读者。因此马尔克斯的语言简短而肯定,好像事情就是那么发生的。这也许受到了海明威的影响。 可见文学很大程度上受文化的影响,不同地方的文学是不一样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为何别的国家就没有拉美这样的魔幻现实主义?中国历史上的经历与拉美相似,中国很多文人也会将中国的一些神神鬼鬼写进小说里(有很多是受到马尔克斯影响),但中国的魔幻很多是虚幻的,没有了这层“现实”。比如双雪涛《长眠》,里面疯癫的人,奇怪的事,把人置于广袤的冰河上,加上诗歌的模糊感,全篇都在营造一种虚幻的氛围。这是一种“刻意”的魔幻,而马尔克斯的魔幻则是“不刻意的”。这里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造就了这种刻意和不刻意的区别,除了写法,有没有什么文化的原因? 巨翅老人 巨翅老人讲了一个长了翅膀的老人突然出现在贝拉约夫妇家门口,最后又飞走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关键是在荒诞中蕴含的象征意义。 割裂感 读小说的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小说的主角“巨翅老人”与其他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割裂。小说用第三人称叙述,让我们难以看清“巨翅老人”的内心想法,同时还特意安排了种种困难。比如巨翅老人说着一口“难懂的方言”,与小镇居民存在着一种无法解决的沟通障碍。因此巨翅老人在文中几乎没有语言和行为,上来了又下去,只是作为一样工具在笼子里呆着,供众人围观。因此他实际上失去了主角的地位,我们在文中关注到的不是巨翅老人,而是小镇居民,他们才是真正的主角。 这种割裂也深刻地展示了人的孤独处境,展现了自我与他者的不调和。 形形色色的人 那让我们看看文中描写的小镇居民。 贝拉约夫妇:一位遭到台风袭击的外轮上的孤独的遇难者 女邻居:天使,为孩子来的,被雨打落在地上、樟脑球是天使的特殊食品 大家:天堂叛乱中逃亡出来的幸存者 所有邻居:没有虔诚,马戏团动物 头脑简单的人:世界的首脑 头脑复杂的人:五星上将,赢战争 富于幻想的人:留作种籽,培养长翅膀的人和管理世界的智者 贡萨加神父:用拉丁语交流不成,于是给罗马写信,但罗马的信件没有时间观念,回答遥遥无期,神父对这个俘获物的自然属性提出断然见解。 小镇的所有人都是相互疏离的。他们都在提出自己的见解,相互之间却没有任何交流。人们把巨翅老人关在笼子里,向马戏团动物一样戏耍他,缺乏最基本的尊重和温情。作者将这些都集中在巨翅老人身上,突出了拉丁美洲人们的冷漠,实际上他们对彼此也是如此,从而反映了人们的孤独和麻木。 天使降临人间,源于一场“天堂叛乱”。天使到来,人们对此却并没有虔诚,反而将神圣的天使还原成“世界的首脑”等具象化的事物。人们向他投喂,喂他吃樟脑球,拔下他的羽毛,向他投掷石头,甚至用烙铁去烫他,对他连一丝起码的尊重也没有。当然这位天使本身似乎也并不具有什么神力,他显示的神迹“反映出一种精神上的混乱”,最后还跟一个小孩一起得了水痘。这消解了上帝的权威。同时,我们关注贡萨加神父,作为上帝的代言人,他与小镇居民疏离的,他进行布道,写信给罗马,提出自己的见解,而这都像是一场滑稽的戏剧,在群众之间没有任何反应,人们还是做自己的事,仿佛神父并不存在。这些都反映了宗教在拉丁美洲的没落,人们因信仰缺失而带来的麻木。 文化 巨翅老人是一个文化符号。他象征着拉丁美洲和其文化,展现了拉丁美洲的孤独状态。 巨翅老人被关在鸡笼里,被各种人围观。他只会方言,咕咕哝哝的,就像欧洲人刚刚登上拉丁美洲看到的事情。人们对他的来历发表着看法,有头脑简单的人,有富于幻想的人,总而言之,这些看法都是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视野出发的。 因此,如果说这些困难尚且造成我们这些了解困难实质的人感觉迟钝,那就不难理解,世界这一边有理智、有才干的人们,由于醉心于欣赏自己的文化,便不可能正确有效地理解我们拉美了。同样可以理解的是,他们用衡量自己的尺度来衡量我们,而忘却了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并不是平等的:他们忘却了追求平等对我们——如同他们所经历过的一样——是艰巨和残酷的。用他人的模式来解释我们的生活现实,只能使我们显得更加陌生,只能使我们越发不自由,只能使我们越发感到孤独。——《拉丁美洲的孤独》 人们都从自己的视野出发来看待巨翅老人,对他做出各种解读,都希望他像自己所想的那样,却忘记了巨翅老人本身,这造就了巨翅老人的孤独。因为他不被理解。西方以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拉丁美洲,因为一种猎奇的心理才关注拉美(因此当蜘蛛女孩出现时巨翅老人就不被理睬了),并强迫拉美要按照欧洲的方式,将欧洲文化强行灌输给拉美。巨翅老人就象征着拉美目前的处境:被围观:被孤立,被干涉,被折磨忍耐,却变成“有耐心”,反抗却被认为只是出于痛苦。 文章展示了这种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不调和性,难以交流难以共存。贡萨加神父用拉丁语和巨翅老人交流,殊不知《圣经·旧约》最开始是用希伯来语写的,这展现了西方文化在输入过程中的偏差。人们只是在麻木地模仿西方文化,这给拉美带来灾难。 蜘蛛女孩 文章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角色,就是蜘蛛女孩,她“长着一个蜘蛛体型,身长有一头羊那么大,长着一颗悲哀的少女的头”。她因为未成年时背着父母跳舞,被闪电击中变成蜘蛛。而且人们可以问各种问题,翻来覆去地查看她。虽然同为神迹,蜘蛛女孩比巨翅老人更受人关注,人们对待宗教是一种耍玩的态度,“那些消遣娱乐胜于慰藉心灵的价值”,宗教对他们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象征着西方人对拉美的态度仅仅是“消遣娱乐。 礼拜二午睡时刻 马尔克斯并非一直都那么魔幻,人们看完百年孤独可能会产生这种误区,这篇小说就是很现实的。 就玛利亚·孔苏埃格拉将小偷击毙这件事,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纷纷上门对她表示慰问。那晚,我和“老爹”也去了。她坐在一把硕大的马尼拉孔雀藤椅上,被热情的朋友们簇拥着,把那个故事讲了上千次。她说因为怕才开枪,所有人都点头称是。外公问她,枪响后,有没有听到其他声音。她说,开始很静很静,后来金属撬锁工具“哐当”一声掉在水泥地上,紧接着是虚弱而极度痛苦的声音:“哎哟,我的妈!”看来,外公问起,她才意识到那是令人心碎的呻吟,那时她才失声痛哭。 直到陪妈妈去卖房子,直到自己也在午睡时分孤零零地走在同一条街道上时,我才意识到当年那对母女厄运之下,尊严犹在。 ——《活着为了讲述》 马尔克斯的人生中,有一件事对他触动很大,对他的人生起到了很大影响。马尔克斯将这件事写在了《活着为了讲述》开头。二十二岁那年,他的妈妈要带她回他儿时生活的阿拉卡塔卡卖房子。刚刚退学,在报社里靠写社论拿着微薄的工资,穷困潦倒,又面临着买房子的厄运,马尔克斯又会如何面对这厄运。马尔克斯与母亲乘坐火车回到儿时之地阿拉卡塔卡,走在街上时,想起了儿时发生的一件事,玛丽亚·孔苏埃格拉用枪打死了一个正在撬锁的小偷,不断跟人宣扬,知道外公提醒才意识到自己打死了一条活生生的人命,这是周一发生的事,接下来那一周的周二中午午睡时,空无一人的街道上一个穿着重孝的女人和女孩走过,他们是小偷的妈妈和妹妹。马尔克斯回想起这件事,就像看到了现在的妈妈和自己。他将这件事写成了这篇小说,同时融入了自己的经历,就像开头火车上的描写与马尔克斯随母亲坐火车时的所见所想几乎一摸一样。 贫困 火车刚从震得发颤的橘红色岩石的隧道里开出来,就进入了一望无际、两边对称的香蕉林带。这里空气湿润,海风消失得无影无踪。不时从车窗里吹进一股令人窒息的煤烟气。和铁路平行的狭窄的小道上,有几辆牛车拉着一串串碧绿的香蕉。铁路的另一边是光秃秃的空地,那里有装着电风扇的办公室、红砖盖的兵营和一些住宅,住宅的阳台掩映在沾满尘土的棕榈树和玫瑰丛之间,阳台上摆着乳白色的椅子和小桌子。...

May 5, 2024

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于1905年在他的一篇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的,它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关联性。之所以是“电动力学”,可以在后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到,狭义相对论的诞生与电磁学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1 狭义相对论运动学 在同一参考系下,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没有变化。物体时空坐标\(\left(\vec{r},t\right)\),速度\(\vec{v}=\frac{d\vec{r}}{dt}\),加速度\(\vec{a}=\frac{d\vec{v}}{dt}=\frac{d^2 \vec{r}}{d t^2}\)。牛顿力学和狭义相对论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时间和空间相互独立,后者则相互关联。因此在不同参考系的时空变换上,两者开始分叉。 在狭义相对论中,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就是“观测者”,对于同一个事件,在不同坐标系下看到的是不同的结果。对于理解相对论可能产生的一个误区就是,不自觉地把某个事件与一个参考系联系起来,认为其他参考系下的观测是对其的修正,然而事件本身与参考系的选择是相互独立的。 1.1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狭义相对论是建立在两条基本原理之上的: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光速不变原理:在所有惯性系中,真空光速具有相同量值,与光源的运动无关。 相对性原理:在所有惯性系中,物理学定律具有相同的表达形式。 光速不变原理是基于之前的一系列实验总结出来的。其中有著名的迈克尔逊——莫雷干涉实验,在此实验中光速并未像牛顿力学预知的那样随光源的运动而变化,经典理论出现危机。 关于相对性原理,我学习时则产生了诸多疑惑。牛顿第二定律\(\vec{F}=m\vec{a}\),在非匀速直线运动参考系中则要加上惯性力修正。因此牛顿假设存在这样一个绝对时空,即一个惯性参考系,牛顿定律在这个参考系下成立,因此惯性参考系是与绝对时空联系在一起,为什么爱因斯坦要特别指明在惯性系中呢?当然,这也是为什么狭义相对论是“狭义”的。爱因斯坦之后听取马赫对惯性系的批判,对其进行修改,这会在广义相对论中进行探讨。 1.2 狭义相对论的坐标变换————洛伦兹变换 在一个参考系中,某一时刻在某一位置发生了一个事件,如何描述它的位置?我们利用时空坐标\(\left(x,y,z,t\right)\)。前三个参数表示它的位置,最后一个参数表示它发生的时刻。我们选定一个空间原点,然后拿一把不变的直尺划定空间标度。同样的,我们选择一个时间零点,然后对整个参考系进行时刻校准,这个过程用的是光,这是光速不变原理的结果。但这不是狭义相对论的主线,不做过多赘述,只需大致理解一下同一个参考系共用一个相同的计时器就行了。 先来考虑最简单的情况,对于两个惯性系\(S\),\(S^\prime\),\(S^\prime\)沿\(S\)的\(x\)轴以速度\(\vec{u}\)运动,如图。对于同一个事件,相对于\(S\)静止的观测者观测到它发生在\(\left(x,y,z,t\right)\),相对于\(S^\prime\)静止的人观测到它发生在\(\left(x^\prime,y^\prime,z^\prime,t^\prime\right)\),当然这些参数都是相对于各自坐标系的时空原点。 洛伦兹变换就是这两个坐标之间的变换,即两个坐标系之间存在一个映射。我们不妨假定将\(S\)中的时空原点映过去就是\(S^\prime\)中的时空原点,即在各自坐标系的零时刻,两坐标系的空间原点重合。这回简化我们的计算,当然不这么假设也可以,算出来的变换也只是相差一个常数。 那么这个映射是什么呢?首先牛顿第一定律仍然成立,即在\(S\)中加速度为0的物体,在\(S^\prime\)中加速度也为0,则此变换一定是线性的。且坐标轴沿着x轴方向运动,我们可以认为y,z是不变的,则只要讨论x和t的变换。可设: $$x^\prime=a_{11}x+a_{12}t$$ $$t^\prime=a_{21}x+a_{22}t$$ 这个方程有四个未知数,理应有四个方程,这四个方程通过下面这些关系给出。 1.运动相对性:\(S^\prime\)相对于\(S\)向右匀速行驶,从\(S^\prime\)的角度看,\(S\)相对于它向左匀速运动。实际上,如果此时你将两坐标系的x轴翻转一下,这两种运动状态就是一样的(运动坐标系的x轴都指向其运动方向),那么它们都可以适用于上式。此时从\(S^\prime\)的观察者看,坐标\(\left(-x^\prime,t^\prime\right)\)映到坐标\(\left(-x,t\right)\),满足 $$-x=a_{11}(-x^\prime)+a_{12}t^\prime$$ $$t=a_{21}(-x^\prime)+a_{22}t^\prime$$ 将其带入上一个方程组并化简,得到: $$\left(a_{11}^2-a_{12}a_{21}-1\right)x^\prime+\left(a_{12}a_{22}-a_{11}a_{12}\right)t^\prime=0$$ 由于\(x^\prime\),\(t\)是任意的,则它们的系数等于0,所以: $$ \begin{align} a_{11}^2-a_{12}a_{21}=1\ a_{11}=a_{22}\ \end{align} $$ 1.3 狭义相对论的速度变换 由洛伦兹变换可以很快导出速度变换。用\(x^\prime\),\(t^\prime\)的变换式带入\(u^\prime_x=\frac{dx^\prime}{dt^\prime}\),可求得\(u_x\)的变换式,类似的,可以求得其他几个式子。 1.4 狭义相对论的加速度变换 2 狭义相对论动力学

April 8, 2024

物理学体系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注重于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尤其是它们各自的性质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物理学是关于大自然规律的知识;更广义地说,物理学探索并分析大自然所发生的现象,以了解其规则。 物理学又叫自然哲学。 1.经典物理 经典物理 1.1经典力学 力学研究的是物体。研究的内容主要分为两方面:描述物体的运动(运动学)和解释物体运动的原因(动力学)。 1.1.1运动学 1.1.1.1物体位置的确定 描述物体的运动,其实就是描述物体的位置,物体的运动就是对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置是相对的,一个物体在什么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所以首先要建立参考系。然后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述它的位置。以某一点为空间原点,建立空间坐标系,确定物体的空间坐标\(\vec{r}\);以某一时刻为时间零点,建立时间坐标系,确定物体的时间坐标\(t\)。空间坐标系和时间坐标系合起来便是空时坐标系,故物体在空时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left(\vec{r},t\right)$$ 1.1.1.2物体运动的描述 空间和时间是相互联系的。何为运动?运动就是空间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故可列出运动学基本方程 $$\vec{r}=\vec{r}\left( t \right)$$ 空间随时间的变化有快有慢,为了合理描述它,引入运动学量:速度\(\vec{v}\),加速度\(\vec{a}\)。 $$\vec{v}=\frac{d \vec{r}}{d t}$$ $$\vec{a}=\frac{d \vec{v}}{d t}=\frac{d^2 \vec{r}}{d t^2}$$ 1.1.1.3运动学量的分解 运动学量可以进行分解,分解方法分为三种:方向固定的正交分解,方向固定的斜交分解,方向可移动的正交分解。 1.1.1.3.1方向固定的正交分解 直角坐标系分解: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例,可将运动学量分解为沿x轴和y轴两个方向的矢量之和 $$\vec{r}=r_{x}\vec{i}+r_{y}\vec{j}$$ $$\vec{v}=v_{x}\vec{i}+v_{y}\vec{j}=\frac{d r_{x}}{d t}\vec{i}+\frac{d r_{y}}{d t}\vec{j}$$ $$\vec{a}=a_{x}\vec{i}+a_{y}\vec{j}=\frac{d v_{x}}{d t}\vec{i}+\frac{d v_{y}}{d t}\vec{j}=\frac{d^2 r_{x}}{d t^2}\vec{i}+\frac{d^2 r_{y}}{d t^2}\vec{j}$$ 1.1.1.3.2方向固定的斜交分解 1.1.1.3.3方向可移动的正交分解 极坐标系分解:以平面极坐标系为例,可将运动学量分解为沿位移方向和垂直于位移方向的两个矢量的和,由于物体的位移在不断变化,故分解方向是可移动的。 $$\vec{r}=r\vec{e_{r}}$$ $$\vec{v}=v_{r}\vec{e_{r}}+v_{\theta}\vec{e_{\theta}}=\frac{d r}{d t}\vec{e_{r}}+r\frac{d \theta}{d t}\vec{e_{\theta}}$$ $$\vec{a}=a_{r}\vec{e_{r}}+a_{\theta}\vec{e_{\theta}}=\left[\frac{d^2 r}{d t^2}-r\left( \frac{d \theta}{d t} \right)^2 \right]\vec{e_{r}}+\left( 2\frac{d r}{d t}\frac{d \theta}{d t}+r\frac{d^2 \theta}{d t^2} \right)\vec{e_{\theta}}$$ 自然坐标系分解: 1.1.2动力学 1....

April 7, 2024